2016年尽管基础市场不给力,但在资金强劲的配置需求下,公募基金规模一举突破9万亿。共有389只基金在2016年实现规模翻番,考虑2015年末规模基数在5亿元以上的规模,翻番基金则达到103只,其中,债券基金就占到48只,12只是主动管理的权益类基金,量化基金表现出色,兴全旗下两只产品在列。
本报记者 刘庆华
103只规模翻番基金值得关注
WIND数据显示,截止2016年12月31日,共有389只基金资产规模较2015年12月31日(下称“基期”)翻番,其中,债券类基金占151只,占比为38.8%。权益类基金128只,占比为32.9%,货币基金62只。此外,QDII基金、商品基金、保本基金均有基金资产规模翻番。
其中,广发聚盛、西部利得稳健双利、鹏华丰润、太平灵活配置在基期末资产规模均不足亿元,到2016年末分别增至7.92亿元、10.51亿元和93.13亿元、15.09亿元。增幅均超过百倍。
考虑到其中有部分基金基数较小,因此,以基期资产规模不低于5亿元、且2016年资产规模翻倍为标准,这样的基金则共达到103只。债基仍然占到绝对主力地位,达到48只,货币基金29只,权益类基金18只,QDII基金和保本基金各3只,黄金基金2只。结合2016年债基整体增长趋势来看,可以推测,规模翻倍的债券基金中,有不少是受委外资金推动。
其中,建信双月安心、光大收益、兴全天添益、泰达宏利淘利、中海惠祥分级基期规模在5-9亿元之间,到2016年年末分别增长至234.28亿元、100.18亿元、81.98亿元、59.66亿元、97.19亿元,增幅均超过10倍。除了兴全天添益为货币基金外,另外4只均为债券基金。此外,鹏华丰实、海富通纯债、银华多利宝、华安黄金ETF、国泰金龙债资产规模增幅均在5倍以上。
中航军工是103只基金中,基期规模最大的非货币基金,其基期规模达到43.76亿元,到2016年末已达增长91.16亿元。其中,2016年一季度,该基金规模就大增至84亿以上,并且连续4个季度增长。招商中证证券公司基期规模35.34亿,仅次于前海开源中航军工,至2016年末增至157.92亿,增长3.47倍。不过全年这两年指数基金并没有能取得正收益。
12只主动股基投研水平见真章
上述103只翻倍基金中,有12只是主动管理的权益类基金,而这类基金一向备受投资者关注。这12只基金中,共有10只在2016年逆市取得了正收益,是真正凭借优秀的投资研究能力取胜的典型。包括兴全轻资产、长信量化先锋、汇丰晋信双核策略、交银先进制造、兴全有机增长、泰达宏利改革动力、上投摩根民生、鹏华弘安、富国沪港深价值精选、申万菱信量化小盘、国泰中小盘成长、圆信永丰双红利A,可以看到,兴全两只基金上榜。
兴全轻资产在基期规模为27.26亿元,兴全有机增长则为10.73亿元,到2016年末的资产规模为55.74亿元和24.85%亿元,增长幅度分别为104%和132%。两只基金在二季度增长最为明显,到三季度末曾分别达到60亿元和26亿元左右,四季度则有所下降。从业绩来看,全年兴全轻资产虽然亏损7.55%,不过明显好于同类平均水平,且跑赢大盘。兴全有机增长则微涨0.3%。
量化基金是全年的一抹亮色。长信量化先锋基期规模为26.12亿元,仅次于兴全轻资产,到2016年末增至109.44亿元,如今是12只基金中唯一的一只百亿基,规模增幅为3.19倍。申万菱信量化小盘2016年末规模为26.46亿,较基期增长3.21倍。两只量化基金是12只基金中规模增幅最大的,全年收益率分别为10.52%和5.11%,也在12只基金中排名第1和第3。
除此之外,汇丰晋信双核策略、交银先进制造表现也较为出色。两只基金基期规模分别为14.08亿元和11.97亿元,全年规模分别增长2.69倍和1.2倍至51.95亿元和26.31亿元。从收益来看,两只基金则分别为8.62%和2.59%。
值得一提的是,上述12只基金没有一只来自“老十家”,而像兴全、上投、申万菱信这样的二三线公司居多。